摘要:
佐丹力159,“中国粥,家之味”...
《处暑七月中》
唐·元稹
向来鹰祭鸟,渐觉白藏深。
叶下空惊吹,天高不见心。
气收禾黍熟,风静草虫吟。
缓酌樽中酒,容调膝上琴。
处暑,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。“处”有躲藏、终止之意,"处暑"即炎热的暑天结束了。处暑无三日,新凉值万金,这个节气北方的人们盼头要大些,雷雨和暑气戛然而止,率先开始了秋高气爽,由夏入秋,伴着处暑带来的一点秋凉,热了一夏的人们不再焦躁,有了郊游的好心情,此时秋意渐浓,却也不至于生悲,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,正是畅游人间的好时节。
一候 鹰乃祭鸟:在这个节气,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。但人们发现,鹰常常将把所猎之物码放在一起,“杀鸟而不即食,如祭然”。
吃龙眼:老福州人在处暑的时候有吃龙眼配稀饭的习俗,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,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,吃龙眼能补充热量。龙眼偏温性,有益心脾,补气血,有滋补养气的作用。老一辈的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,混着稀饭一起吃。
煮凉茶:从唐代开始,凉茶就很受欢迎。每年处暑时节,家家户户都有煮凉茶的习惯,到中药店请药师开处方,然后在家煮凉茶。人们认为,清热消炎、助消化的苦味草药茶有益健康。
出游迎秋: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处暑过,暑气止,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,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。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其间就有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
春生,夏长,秋收,冬藏。经历了春夏两季的热烈生长,到了秋季,人体都要注意“收敛”了。
早睡早起 避免熬夜:起居该由夏季的“晚睡早起”,向秋季的“早睡早起”过渡,早睡早起可以收敛阳气,晚上9、10点左右入睡;早上6、7点起床。尤其要避免熬夜,长时间熬夜则不利于阳气收敛。夜晚睡前可用热水泡脚,能起到促进睡眠的效果。
舒缓运动 缓解秋乏:处暑时期天气渐趋凉爽,此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慢节奏的运动可锻炼身体,起到有效缓解秋乏的作用。运动强度不宜过于剧烈,运动过度反而会加重困倦疲劳感觉,不利于秋季养生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